10月cpi上涨4.4%,创出25个月新高。其背后是今年以来各种商品价格纷纷上涨。11月19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10月11日以来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此外10月20日还有一次加息。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十六条”稳定物价措施。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的一大热点。
国内流动性过剩是物价上涨主因,早有预期
记者(以下简称“记”):
对于今年以来商品价格纷纷上涨,有人归结为四大原因,一是货币发行过量;二是临时性因素,如灾害天气导致蔬菜价格上涨;三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四是热钱炒作。新浪网一项调查显示,64.7%的人认为原因是通货膨胀,其次是游资炒作(28.0%)、物品供不应求(4.8%)等。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李铁岗(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以下简称“李”):各种因素都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币供给过多。2008年底以来,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供给的货币比较多。总体上看,我国大多数商品不存在供给不足,社会上流动的钱多了,价格自然上涨。当然,还有一部分浪费性消费因素,如很多商品包装过度,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价格。
实际上,当初我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就有物价上涨的预期。从应对措施看,政府显然也认为货币供给过多是物价上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记:不少人认为这轮物价涨价并非坏事,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不久前就发表博文说,“内地农产品涨价是好事,而蔬菜之价急升是大好特好”。
李:很多事情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这得看从哪个视角来看。经济要平稳发展,必须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有人说,这次农产品涨价对农民是好事,但我们看到,他们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济南时报》不是刚做了菜价“最后一公里”加价最多的新闻吗?从这个角度看,“大好特好”要打折扣。
记:这轮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吗?
李:我刚才说了,货币供给过多是这次物价上涨的引擎,从2008年底2009年初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就有了预期。宏观经济调节有三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增长能带来高就业率,但也会带来通胀,这是必然的。当初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目标是保增长和促就业,可以说目标已经达到了。但这种临时性刺激经济的政策,更容易导致通胀。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长时间保持这三个方面同时稳定。
通胀并非恶性,国内环境利于调控
记: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上涨4.4%,但很多人的感觉是物价上涨幅度要超过4.4%。为什么数据和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会出现差异?
李:4.4%可能有被低估的成分。物价上涨有自然的经济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以农产品为例,人为的因素不小,很多企业也以农产品涨价为借口涨价,但这并不代表商品紧缺和价值上升。我觉得出现差异有人为因素存在的原因。
记:当时,国家统计局否认进入全面通胀。3%是国际公认的通胀“安全警戒线”。你认为我国的通胀已经严重到了何种程度?最近不少人认为应该提高“通胀容忍度。”
李:作为新兴经济国家,而且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中国高一点是正常的。通胀好比噪音,你坐在汽车里,速度快了,噪音大一点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我认为,在3%的基础上,增加1%到2%,是可以接受的,可能超警戒线一倍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但是,目前的通胀值得高度关注。
同时,我认为这次通胀并不是恶性的。通胀分很多种,需求推动型、成本推动型等,我国这次并没有出现供给和需求同时短缺,物价虽然上涨了,但部分产品还有过剩,这意味着物价上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今后供需会逐渐平衡。因此,我国这次是结构性通胀,并不是很可怕。
记:不久前,美国刚实行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很多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也相当宽松。有人认为,全球流动性泛滥直接导致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传导到中国。
李:全球流动性泛滥是事实。但传导到中国,首先应该体现在资本品上,如股市等,传导到消费品比较慢,也不明显。再说,国际资金也有严密的监控,不会轻易动食品。
我们注意到,这一轮商品价格上涨,以消费品最为明显。所以我认为,cpi快速上涨,有国际流动性泛滥的因素,但不是最直接的因素。
不过,国际流动性泛滥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治理通胀,国际环境并不是特别好。
记:国内环境呢?
李:是有利的,好的,原因和表现比较单一,主要原因是当初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一次调控,可以同时对进出口、房价、物价等很多方面产生作用。目前情况要比2008年底、2009年初好很多,当时有的指标上升,有的指标下降,调控难度更大。
行政监管有必要,收紧货币是应对通胀良策
记:最近国家出台一系列稳定物价措施。我们发现,一些人士对于采取管制提出不同看法。比如,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就表示,行政干预价格的手段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管制,他呼吁政策制定应该放弃随意干预市场的凯恩斯主义,回归亚当·斯密的传统,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李:是完全依靠市场,还是依靠政府力量,这是在经济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有的人说要完全市场化,也有人认为市场很多时候解决不了问题。国际上在讨论,国内也在讨论。美国金融风暴的全面爆发,引来了更激烈的新一轮讨论。
实际上,市场机制都是人来设计、制订的,我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经济。在特殊的时期,政府采取调控甚至监管措施,还是完全有必要的。就好像一个人病了,自身确实会有抗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如果超过一定界线,就必须医治。
记:你赞成我国采取的稳定物价的措施?
李:适当干预供给,预防物价过快上涨,还是有必要的。我刚才也讲了,目前我国的通胀还没有恶化,虽然都感觉物价在上涨,但大部分人的生活还没有从本质上受到影响,当然中低收入人群受影响比较大。所以,我认为,监管要掌握度,不能用力过猛。
记:最近一个多月,央行三提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对于收缩货币政策的做法,我们发现,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比如,资深财经评论员钮文新就认为,资本管制可以对付“热钱”,却对付不了输入型通胀;用紧缩货币的方式去治理输入型通胀,等于是“任由美国造孽我们买单”。他认为我国应该同步放宽货币政策。
李:从经济理论上说是对的。央行加息,必然会使人民币升值,我国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会贬值;另一方面,“热钱”会涌入,又会推动通胀。任何一个经济政策工具都是双刃剑,带来的不会全部是好的作用,也能带来负面作用,我们把负面作用称为政策成本。所以还需要其他政策配套,比如加强外汇管制。
记:这么说,你认同收缩货币政策的做法?
李:推出政策前,要先对这轮通胀的原因进行评估。刚才讲了,如果资产价格上涨,通胀才是外部因素导致的,而我国现在是消费品价格上涨。因此,我认为,这轮cpi上涨,外部因素相对小,内部因素相对大,也就是说,主要是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的。
倾向提高准备金率而非加息,财政政策是双刃剑
记:现在又传言要加息。三次提高后,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创新高。在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上,你更倾向于哪种办法?
李:我倾向于提高准备金率。对于收回货币来说,提高准备金率的效果要比加息更好,而且更快。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我国老百姓有节俭的习惯,很多家庭拥有大量的存款,加上投资渠道少,民间大量的钱就像关在笼中的老虎。必须通过鼓励消费和投资,消化掉一部分。相比而言,美国很多人的资产是负的。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产业之间的收益率很不平衡,某些行业的收益率畸高,他们对利率的敏感度不是很高。美国利率升降比较多,很少动准备金率,因为美国的产业均衡度比较高,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收益率都不高,且很透明,大家对利率都很敏感。
记:最近,很多人提到应提高通胀的容忍度。
李:通胀的目标应和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结合起来。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可能会有所降低,cpi目标也不能太高。两者的距离越大,未来调控的余地就越大。
记:对于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来说,高通胀意味着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因此,有人就提出,财政政策也应该有所作为。比如,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政府应在减税、补贴等财政政策上多作为。钮文新也认为应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托住中国经济增长,以财政增加的收入补贴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我们注意到,在“十六条”中,就有发放补贴等财政措施。
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调控的效果是最好的。但财政政策也是双刃剑,我认为现在不好出手,弄不好会帮倒忙,应认真研究。比如,财政补贴等于增加货币,从流动性的角度考虑,与收紧货币政策的作用是相反的。
补贴是有必要的,关键看怎么补。我国的收入差距比较大,应通过财政手段进行二次分配,拉平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这是大方向。对于消费补贴,我认为对商品补贴意义不大,应该对人进行补贴。根据不同人群的收入,实行差异化补贴,补给真正需要的人,对价格敏感的人,比如低收入人群,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