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科教的重镇。
而民国期间的山大,成为这所名校重要的黄金时代。
大学=教授 图书馆 实验室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杨振声是国立青岛大学首任校长。
作为教育家,杨振声像蔡元培一样也具有兼容大度、众采博收的胸襟。反映在具体的办学理念上就是打破门户之见,广聘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在这里,我们不妨用一个名单来感受当时的“豪华阵容”: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黄敬思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谭书麟任乡村教育系主任、王恒守任物理系主任、汤腾汉任化学系主任、曾省任生物系主任、赵畸任教务长,另有杜光埙、游国恩、姜忠奎、闻宥、张煦、沈从文、谭葆慎、郭斌和、傅鹰、刘咸、赵涤之等,分别在各系任教,他们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大名鼎鼎、学有专长的大家。
当时的山大硬件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得益于杨振声对硬件的极端重视,设备完善是办好一所大学的起码条件,所以他对教学设备极端重视,提出撙节开支、勤俭办学的方针,用节省经费来补充设备费,逐年添置教学设备。
杨振声特别强调图书馆和实验室的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关注至极。他认为大学不仅要有好的老师,“基础的基础在书”,他既关注图书的数量与质量,又很强调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性。因此他要求图书管理要科学化。尤其编目更要力求完善,以方便师生查找。
兼容并包下的名士风流
1932年9月初,国立青岛大学校名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杨振声校长辞职,教务长赵太侔升任。赵太侔和江青还有一段往事,当时的江青叫李云鹤,在山东实验剧院学习过,赵太侔很喜爱这个年仅17岁的弟子,因此他出任青岛大学教务长后,就安排江青到学校图书馆工作,半工半读。由于这层关系,江青经常出入赵太侔的家,也因此认识了赵太侔的小舅子俞启威,并于1932年发展成同居关系。1933年,经俞启威介绍,江青加入中国共产党。
众所周知,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老舍曾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执教两年,时间是1934年10月初至1936年7月末,为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赵太侔所聘请。
虽然不仅校长赵太侔辞职,教授老舍遂也辞教,但并未离开青岛。寓居黄泉路12号的老舍,当起专业“写家”,创作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文博士》(初名《选民》)、《小人物自述》等大量文学佳作。而闭门写作的同时,他依然保持了与原山大同仁之间的密切联系,亦时有昔日学生登门造访,直到1937年8月11日,北平沦陷,青岛危机,才又重返济南齐鲁大学,结束了这段与山大的情缘。
1931年8月,沈从文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邀,到青大国文系任讲师,主讲“小学史”与“散文写作”,这是沈从文第一次来到风景宜人的青岛。这次青岛之行,可以说是沈从文创作的分水岭,他的笔触开始转向关心社会和人生,小说《八骏图》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沈从文在小说中不但描绘了他们居住的庭院、汇泉湾、海水浴场沙滩,并且还参照周围山大同僚,着重刻画了八位教授的形象,他们有的是物理学家,有的是生物学家、哲学家、史汉学家、六朝文学专家等,可以说是1930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群像。
没有藩篱的花朵
国立山东大学的院系设置有自己的特色,曾经得到蔡元培先生的赞许:“山大还有几点特色,是其他各大学少有的。第一,文学院与理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自然可以使文科的学生不致忽略了理科的东西,理科的学生也不致忽略了文科的课程。第二,是理工两学院都在一起来办,我们知道工与理的关系,工就是理的应用,理就是工的基础,现在山大将两院在一起来办,自然很经济,而且很容易得到好的成绩的。第三,是农学院能按照本省的农业情形,加以研究,再想法来改良和发展本省的农业,这也是非常适宜的。”
据当时的一些学生回顾,学校大多数教授工作勤奋,态度诚恳,诲人不倦,教学质量甚好。如杨振声、闻一多、洪深、老舍等教授讲课,闻一多为一年级学生上大一国文,梁实秋为一年级学生上大一英文。
臧克家开始读的是外文系,因记忆力差想转到闻一多先生的国文系。当他走进先生的办公室,看到不少想转到国文系的学生全被拒绝了,不禁有些胆怯,孰料闻一多一听到他的名字便高兴的说:“你来吧。”从此臧克家便成了闻一多的嫡传弟子,与著名诗人陈梦家并称为闻一多门下“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