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樊丽 )近日, “新文化传播学的建构” 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举行。与会学者立足新的文化使命,探讨构建与中国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相呼应的新文化传播学的理论路径。研讨会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尹海良主持,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新顺致辞。周新顺在致辞讲到,此次研讨会是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办学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希望此次研讨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 “构建新文化传播学” 为目标,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促进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方面,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结出丰硕的理论成果。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贾文山从围绕“新文化传播学” 的内涵,构建的原因和发展路径等方面做主题发言。文化传播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仅是在理论上的结合,更是在实践中的结合。这种结合必将经历一个发酵的过程,从糅合到契合,最终达到融合。这种过程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践中的,它指导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会上正式发布了《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倡议书》。
与会学者合影(主办方供图)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一重大任务要求凸显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概括了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传播廓清了方向,锚定了基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谢清果认为,为深入把握中华文明五大特性,需要回到文明的历史与当下现场,通过回顾中华民族深蓄五千多年的典籍文化与文明交流传播事件,进而对五大突出特性的深层文化内涵与传播生成逻辑进行考查,从文明观念与实践追求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探究中华文明何以历久弥新,从而回答当下的文明发展之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林坚认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倡导全球文明对话,需要确立文明自信,对新时代文明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学。在他看来,文明学以人类文明形态为研究对象,聚焦文明的兴衰历程,归纳文明的发展模式,探究文明的发展动力,以揭示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趋势,从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已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认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有效构建中国文化话语体系,打造有魅力有全球吸引力的传播内容,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这个话语体系的建构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系统化内容梳理,既要根据国际传播体系的架构特点来建构,又要针对不同国家的传播对象和不同的传播平台渠道采取不同的叙事策略,还要根据能够科学测量的国际传播效果的反馈进行及时的动态的调整。因而,需要分层、分类、分别面对不同国家、不同目标受众、不同传播渠道采取不同的叙事策略,从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传播学荣誉退休教授肖小穗认为,有必要强调中华文化传播的主体意识。把握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可以指导创作有文化底蕴的中国故事,也有助于引导网络舆论导向。
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将开启崭新的发展空间。他分别从人工智能与人的协同、在数字和生态文明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方面阐述中华文明与世界其它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内涵与重要价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萍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叶金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京剧海外传播的动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戏曲艺术凝聚了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在国际传播中,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京剧表演艺术家们不断推动京剧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播与传承是一种家国情怀、精神价值、审美追求、格局境界和使命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力量。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苗丰分享了在长期基层实践中,通过开辟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创建“三农”领域 10 余项国家级示范样板,抓出全国推广的“榆阳模式”的实践经验,为中华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样本。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薛永武以山东为案例,从山东文旅融合发展入手,提出多层面、多维度的地方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杰威咨询股份公司董事长贺玉强以陕北民歌为案例分享了中外文明交流的宝贵经验,认为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完善、相互成就是消除误解,赢得世界人民全面尊重和信任的基础。这些生动案例为“新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参考。
有效应对跨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毕研韬认为,国际洞察力(即对国际态势的感知力)是决定我国国际传播效能的首要因素,地缘政治是影响我国国际传播效能的另一要素。他呼吁,我国的国际传播学者要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为避免国际关系陷入“冲突的螺旋”竭尽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跃勤在系统分析了俄罗斯国际传播实践后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其感知和认同的重要基础支撑,要通过软硬两手抓——增强硬实力 提振软实力来改善国家形象。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认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人文交流是中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推动中拉文化交流,要强化中国在拉美的话语力,要大力发挥华人华侨、双方留学生的作用,要正确处理轰动效应与细水长流的关系等。赞比亚大学“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刘昭以中非文化交流中的大量生动案例,证明了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指出华人华侨在非洲起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民间外交的重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江和平认为,传播中华文化需要从个体传播者做起。他本人在担任cgtn america总监期间,在管理外籍员工居多的这家中国国际新闻媒体时,从汉字入手,给汉字赋能,在cgtn america通过台情咨文(state of the network)的方式阐释管理和传播之道,外籍员工通过汉字学习了中国文化,理解了江和平总监的管理理念,赏识了他的中美融通的管理智慧。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教授李静以禅宗绘画的收藏、传承及创作情况为切入点,阐述其传播过程中,因时代、地域、环境、创作者、收藏者的改变所产生的不同解读,论证了文化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复杂过程。
新时代的文化主义深刻重塑学科发展
新时代需要新闻传播学响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第二个结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需求。贾文山认为,新文化传播学的构建以文化与传播二者的共生共融关系理论为基本认知框架,能够激活强大传播能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对内实现文化的凝聚力,对外彰显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在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看来,新文化传播学,对于其基础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元概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促使人们对新闻的概念从文本层面向文化层面转型,充分认识新闻的文化属性。她提出,新文化传播学应建立起区别于文化学的、以传播学核心理论和元问题意识的文化传播学。新文化传播要注重从器物、行为等层面的文化内容来影响不同群体对于制度文化和价值观等的理解。
文化主义范式同样深刻重塑交际学的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施旭认为,文化话语研究为交际学的文化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业已产出了一批突破西方藩篱、传承东方智慧、关怀和平发展问题、追求文化创新的成果,正成为推动社会科学改革转向的新兴力量。
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提出“独白的时代”已经过去,“对话的时代”已经来临。对话是对话主体彼此互相学习、获得自身之丰富与发展的过程。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李明德认为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候,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学术流派的形成至关重要,它构成了知识体系的重要内涵。学派不是以研究方向来冠名,而是以独特的理论体系、方法创新为特征。这为新文化传播学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和警示。
关注科技革命新变局下的文化传播现象
文化传播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心灵与世界的桥梁,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全球化加速、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传播的边界不断拓宽,形式与内容日益丰富多元。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刘冰表示,新文化传播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学界共同探索的新领域新课题。新文化传播学不仅仅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传播理论的延续与发展,更是对当下及未来文化传播现象,规律策略与影响的深刻洞察与前瞻布局。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媒介技术的革新。重塑文化传播的版图,更要深入剖析这些变革之下文化的价值传递、意义建构及接受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贾文山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葛勇介绍了混合现实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和前景。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混合现实(简称mr)技术作为一种融合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新兴技术通过融合虚拟与现实的元素,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交互式的全新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有望在未来文创领域和传播领域产生更大影响,应引起传播学界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提出,数字技术、大数据、云传输造就了日益强大的媒介,社会各行各业按照传输的逻辑重组了社会机制,深度的媒介化从政治要素、经济要素、文化要素、生活要素乃至精神世界形塑社会,也包括深刻影响国际社会的交往。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提出引入“媒介与文明”研究视角的必要性,他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它们塑造了人类的感知、交往方式和认知模式,从而深刻影响了文明的历史进程。作为文明研究的一个分支,媒介发展与现代文明的研究亟需引起人文社科界的足够重视。
在此背景下,数字中国建设在传播领域的重要性也在凸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洪宇注意到,在网络空间中,中国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系统性实践,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旨归,改善全球传播秩序,拓展全球共通空间。未来打造全球数字中国新叙事,需要在强调国家在发展、治理与网络国际传播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之外,增加普遍权利、全球主义与国际合作的权重。当媒介技术成为国际舆论重要交锋点,需要挖掘被遮蔽的关切与诉求,持续推动以发展为导向的连通性;坚持文化价值观对政治经济行动的引领,是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支撑。
本次研讨会还在线上举办了⻘年学者研讨会,有来自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澳门大学、南昌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十几家高校的二十多名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就“新文化传播学”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主办,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全球胜任力研究院承办。国内多家研究机构作为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
附: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倡议书
各位专家学者:
本次研讨会全体专家肃立在中国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学楼的孔子像前,面向新闻传播学界发出倡议,构建新文化传播学,以此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推动新闻传播学的转型和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传播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已有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仍然以西方为主导,缺乏与中国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文化传播。因此,建设新文化传播学,已经成为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时代提出“新的文化使命”也激励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肩负起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继续推进“两创”,实现“第二个结合”,秉持“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闻传播学界应该积极推进新文化传播学的建构。
“新文化传播学” 所包涵的 “新文化” 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 “五四运动” 以来所创造的现当代文化的一种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认为,新文化传播学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 新文化 ”是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文化 ”的另一层含义是既充满中华文明主体性又充满普适性的开放包容的创新性文化;“ 新文化 ”的最后一层含义是指既能够适应,又能够驾驭技术变革的高韧性文化。
有鉴如此,新文化传播学必然区别于以往的传播学或新闻传播学。对新文化的有效传播与创新必然需要重塑传播学,乃至重塑新闻传播学。因此,新文化传播学是文化学与传播学的嫁接。更确切地说,新文化传播学是新文化学与新传播学的嫁接或融合。
第一、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宗旨高远。首先,新文化传播学以研究承传和创新中华文化,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使命。再者,新文化传播学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多样性文明全面深度交流互鉴,推进“全球文明倡议”的实施为重要研究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最后,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是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既是探讨人类如何适应与驾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传播技术变革的切实需要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推动新闻传播院校学科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
第二、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内涵丰富。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研究如何使经由“两创”和“第二个结合”而再造的新文化,既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也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和研究如何激活强大传播动能,突显和增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均是新文化传播重大研究议程。
第三、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属性突出。新文化传播学具有文理相融的学科属性,综合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优势;具有跨学科和超学科属性,强调学科的宏观性和综合性,回归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类交往、交流、交融。
第四、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目标明确。以新文化传播学统领人才培养,实现学科融合目标,培养出一批既有中华现代文明素养,又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素养的胸怀“国之大者”,和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创新型高水平人才。总之,新文化传播学旨在建立既充满中华文化主体性,又有开放包容性的,博大精深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第五、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路径清晰。首先,可以在全国新闻传播学院系增设新文化传播学的课程体系,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跨文化传播学课程及区域国别类文化传播学课程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尝试创建新的学科方向,以此引领新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推动新闻传播学的转型与升级。
新文化传播学旨在推动新闻传播学的本土化与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进程。新文化传播学,可以通过立足于传承、阐释、创新和传播中华文明,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
让我们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致力于建构新文化传播学理论体系、研究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为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多样性文明全面而又深刻的交流互鉴,为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办学 40 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新文化传播学的建构”研讨会全体发言专家
中国·山东·威海·山东大学(威海)文学楼
2024年7月6日-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