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三:骨刻文“年龄”分析和自然科技断代-五张牌斗牛牛下载

 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三:骨刻文“年龄”分析和自然科技断代-五张牌斗牛牛下载

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五张牌斗牛牛下载 > 媒体聚焦 > 正文

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三:骨刻文“年龄”分析和自然科技断代

发布时间:2024-07-24 18:17:15 发布来源:网易新闻 作者:

刘凤君 (山东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文明早期骨刻文,准确年代科学定

骨刻文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科学确定它的准确年代,才能对它做出科学的认识。早在2004年,我发现朱艾平先生收藏的骨刻文时,我就认识到它是早于甲骨文的文字。2005年我发现张春生先生的一片骨刻文时,明确认为它是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是中国早期文字。2007年我发现肖广德先生收集的骨刻文时,我在现场就和大家讲清楚推断这些骨头和刻字年代的六点根据:明确认为这些文字是“介于大汶口文化刻划符号与商代甲骨文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是中国早期文字。”

我现在已掌握约两万多件骨刻文资料。这些骨刻文资料主要来源三个方面:一是考古工作者在田野发掘并已正式发表的相关资料;二是我自己在遗址调查时采集的骨刻文;三是文物爱好者收藏的骨刻文。我鉴定文物爱好者所藏骨刻文,首先凭借自己多年的考古研究和文物鉴定经验,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确认是中国早期的文字后,再根据收藏者提供的相关信息,对出土骨刻文的遗址进行反复调查,进一步确定这些骨刻文的科学性。

为了科学确定骨刻文的文字属性和骨刻文的年代。自2008年以来,我对骨刻文主要进行过三次科学测试 :

一、自2009年下半年,我经常带学生重点对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遗址进行调查。该遗址已被建筑机械挖的千疮百孔,推土机挖出的个个深坑四壁断面上,古文化层的堆积清楚可辨。2009年10月26日,我们在暴露的一处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中采集到一块骨刻文(图1),一起出土的还有龙山文化蛋壳陶片、鬼脸陶足、磨光黑陶片和白陶鬶扳手等。2010年5月我在出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时将该骨刻文编号为“寿骨60”。2010年1月7日,我将“寿骨60”送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编号为1号),检测结果为3363±24bp,树轮校正年代为1690bc(68.2%),“寿骨60”测试年代距今约3700年。〔1〕(图2)近些年有学者认为山东龙山文化年代的下限可能在距今3700年或3800年左右,“寿骨60”出自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中,其测试年代对研究山东龙山文化年代的下限提供了直接参考依据。这次我还把寿光市圣城街遗址出土的另外3件骨刻文也请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碳十四测定年代,这三件检测结果分别是:2号,2896±23bp(公元前946±23),树轮校正年代:1125bc(68.2%)1040bc;3号,2887±23bp(公元前937±23),树轮校正年代:1115bc(68.2%)1020bc;4号,2813±22bp(公元前863±22),树轮校正年代:1000bc(68.2%)925bc 。

二、2011年1月,请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出土的一块骨刻文做高镜微观分析,分析图显示人工刻写痕迹十分清楚。(图3)

三、2013年1月,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自然科学)专设“骨刻文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研究”课题,“采用改进的zernike矩对骨刻文图像进行形状特征描述,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骨刻文图像库进行分类处理”,“ 验证了刘凤君教授提出的骨刻文分类标准的正确性”。

我们科学推断骨刻文年代的资料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科学测试资料。主要有前面已介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对圣城街遗址出土的4件骨刻文进行的年代测试,距今约3700——3000年。

二、考古发掘出土骨刻文。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古发掘时已出土一些骨刻文,当时不称骨刻文而多称甲骨文或卜骨。见于正式发表的资料主要有以下5处:第一、自195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发掘河南省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时几次出土刻字骨头,主要有1953年发掘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时出土一件刻字牛肋骨,1989年秋在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灰坑发掘出土一件刻字骨头,1990年夏在清理郑州电力学校二里岗商代中期遗址时发现一件刻字骨头;〔2〕第二、1977年春天,陕西省周原遗址出土大批西周初期甲骨文,同时也出土了一些西周初期的骨刻文;〔3〕第三、1996年至1997年,山东省淄博市文物局等单位发掘的山东省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祭祀器物坑出土两件刻字骨头;〔4〕第四、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中晚期遗址多次出土刻字骨头。如1980年秋,在二里头晚期文化层中发现一件“契刻形鱼形骨片”,该骨片长方形,长9.8、宽3.1厘米。中部刻两个鱼形符号,两个鱼形符号下方还刻划几个字,可惜拓片不太清楚;〔5〕第五、2017年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赤峰高家台子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灰坑和地层中出土两件骨刻文和两件陶文。两件骨刻文均一面刻写文字,一面有钻凿灼坑。其中一件是用动物的肢骨制成,惜已残断,残存2 个文字。发掘者连吉林先生认为其中一个字可能是“后”或“司”字。另一件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刻成,钻凿灼坑旁刻1个“山”形字符 。〔6〕

三、田野调查资料。我在对古文化遗址调查时,曾在龙山文化灰坑采集到骨刻文。2011年12月25日,我带研究生在山东省昌乐县任家河遗址的村西河流东岸断崖灰坑里采集到两块肢骨,皆残,均有刻字 。(图4)其中一块残长14.1厘米、直径3厘米,能辨认出8个字。后来我在出版《骨刻文》一书时,将该骨刻文顶替原“昌骨16”正式出版;另一块残长12.7厘米,直径2.1厘米,能辨认出5个字。该灰坑距地表约12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深约50厘米,同出的还有龙山文化灰陶片。这次任家河文化遗址灰坑出土的骨刻文是我们继“寿骨60”骨刻文后,又一次亲自在灰坑中采集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骨刻文。〔7〕字体造型与“寿骨60”风格较为接近,再结合该坑同出龙山文化陶片分析,可能是一个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我们采集于济南市章丘冯家遗址的“龙骨1”,与1984年发掘济南大辛庄遗址时在商代中期至商代晚期前段地层中出土的一部分鹿肩胛骨相同,〔8〕“龙骨1”出土地点距大辛庄遗址仅有20公里,同样应属商代中期或晚期前段的作品。还值得注意的是,我在调查山东省境内济南至潍坊一带古文化遗址时发现三种情况:一是发现出土骨刻文的遗址都是大汶口文化至商周时期遗址;二是一般小遗址不见,多发现在几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大遗址中,这些遗址有的已被考古工作者确认为城址;三是发现骨刻文的遗址并不是全部遗址上都能发现,而是只在其中边长100米或200米的生活遗址范围内才有发现。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初步认为骨刻文产生和流行使用的年代距今约在4800--2500年之间。这说明骨刻文的年代虽说主要流行在龙山文化时期,可能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产生和开始使用,并延续到岳石文化和商周时期 。其中很重要的“寿骨60”检测结果虽不能全面证明骨刻文年代历史,但它已处在推断年代的中间,为推断骨刻文年代奠定了科学基础 。甲骨文在骨刻文的基础上可能在商代中期产生,成为商王室专门用于宗教祭祀的文字。但我们还应该指出,骨刻文不会因甲骨文出现而立即消失,它还在民间继续流传使用到两周时期。1977年春天,陕西省周原遗址出土大批西周初期的骨刻文和1981年山东省莱阳前河前村西周中期墓出土陶盉上的骨刻文类型字可资为证。〔9〕

注释:

〔1〕、师文静:《这件骨刻文3700岁了!》,《齐鲁晚报》2011年5月15日。

〔2〕、《郑州二里岗字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宋定国:《1985—1992年郑州商城考古发掘综述》,载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9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电力学校考古发掘报告》,载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183页。

〔3〕、曹玮编著《周原甲骨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版。

〔4〕、淄博市文物局、淄博市博物馆、桓台县文物管理所:《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11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3期;黄成吉:《二里头遗址也出土骨刻文》,今日头条2018年4月13日。

〔6〕、连吉林:《赤峰高家台子遗址出土古文字初步研究》,《草原文物》2019年第2期

〔7〕、刘凤君著:《骨刻文》,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第298-299页。

〔8〕、徐基:《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甲骨的初步研究》,《文物》1985年第6期。

〔9〕、李步青、吴云进:《山东莱阳发现一件罕见的仿铜陶盉》,《文物》1987年10期。

2009年10月26日,刘凤君教授在寿光圣城遗址龙山文化灰坑采集骨刻
20101108寿骨60年代测试报告
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高镜微观图
2011年12月25日刘凤君和他的学生在任家河遗址龙山文化灰坑采集骨

来源: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刘凤君教授相关专著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