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贤,赓续荣光。今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潘承洞诞辰90周年。7月30日,山东大学举行潘承洞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数学发展论坛,来自全国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包括十余位院士。大家共同缅怀潘承洞先生为我国数学和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并学习他的创新精神和育人情怀。据介绍,现在我国解析数论方面的中青年人才中,潘承洞先生的学生在质与量都非常突出。不仅如此,第三代年轻人正在迅速成长。
孩提时代便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
“1950年,苏州桃坞中学的教室有些喧闹,老师正为一件事感到不可思议。班里的一名学生发现了著名数学教材《范式大代数》中的一处错误,并给出了修正答案。这名学生叫潘承洞,他已经感受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不久后,潘承洞考上北大数学力学系,师从闵嗣鹤学习数论。”纪念大会现场首先播放了潘承洞先生诞辰 90周年纪录短片。纪录片回顾了先生的奋斗历程与传奇人生,一开头便介绍了潘承洞先生非凡的数学天赋。
据介绍,1934年,潘承洞出生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崇文、重教、修身、报国”的家风自幼便根植于他的心中,潘承洞沐浴在知识的海洋。孩提时代,他便展现出对数学这门神秘学科的浓厚兴趣与非凡天赋。他对数学的痴迷,亲人和朋友也都看在眼里。潘承洞先生的侄女潘家璞介绍说,他从前回苏州,有时候穿着不一样的鞋子就出来了,“满脑子都是数学。”
潘承洞与王元、陈景润合影 来源:山东大学
1953年,大数学家华罗庚开办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潘承洞在这里认识了王元与陈景润,华罗庚说哥德巴赫猜想真是美极了,现在还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它。这样的美深深吸引了潘承洞。
毕业后,潘承洞被分配到山东大学。深夜里,常有人看见一个瘦高的身影急匆匆跑进数学系教室,他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梦里常会浮现出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灵感一旦出现就再也睡不着,只能跑去教室彻夜工作。
他的弟子、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于秀源回忆道,潘先生可能是随时随地在考虑他的问题,“有时候他坐在沙发上旁边,我们坐在椅子上,聊着聊着就不说话了,我们就知道他在考虑问题了。”
纪录片为我们呈现了痴迷于数学、为数学奉献毕生精力的潘承洞先生的传奇人生。通过纪录片,我们了解到,潘承洞先生既是一位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战略科学家,也是一位鉴往知来、追求卓越的教育家。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鞠躬尽瘁,奉献毕生,为中国数学学科的振兴,为国家和山东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山东大学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是数学家,也是教育家
短片播放之后,潘承洞先生的学生代表、山东大学副校长刘建亚教授介绍了先生的学术成就。
据介绍,作为科学家,在数学领域,潘承洞先生以全面系统论述“哥德巴赫猜想”而闻名于世。在国际数论界,人们把潘承洞与华罗庚、王元、陈景润并称为中国数论学派的代表人物。1962年,年仅28岁的潘承洞证明了命题“1 5”,这是对当时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一大突破。1963年,潘承洞先生证明了“1 4”。这些成果使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实现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关键性突破。
潘承洞在给学生讲课 来源:山东大学
作为教育家,先生自1961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到山东大学工作后,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乐教爱生、立德树人。自从1978年国家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起,至1997年去世,先生共指导培养了14名博士研究生和20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我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于秀源、数论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刘建亚等。先生不仅教授知识,传授学生独立科研的本领,还以自己对数论研究的执著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示范做人。目前,先生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解析数论研究的中坚力量。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先生敏锐地意识到数论在信息科学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大胆决策,连续两年招收王小云、李大兴为博士研究生,主攻方向改为数论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山东大学密码学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密码学研究基地之一。
我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潘承洞的博士生于秀源论文答辩会在山东大学数学系举行 来源:山东大学
60岁生日时,潘承洞夫妇与研究生合影留念 来源:山东大学
于山东大学而言,他奖掖后学、提携青年教师成长,为山东大学今天的学科布局和特色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7年,潘承洞出任山东大学校长,“文史见长”的山大面临新科技的挑战,先生的治校方针是“文理并举,新老并进”。在注重综合性大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原有重点学科的同时,积极扶持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学科,使得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尽快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此外,先生还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同辈、对同行无私坦荡。在任校长期间,先生着重进行青年后备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各学科教学科研梯队的建设,创造条件使青年学者能尽早脱颖而出。他主持制定了“破格教授”政策等措施,使得山东大学职称评定工作中逐步形成了重能力、重成果、轻资历的良好风气。
继往开来,“第三代”在迅速成长
“潘承洞是数学领域杰出的引路人,也是教育领域的领航者和先驱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在致辞中表示,任山东大学校长期间,潘承洞制定了“文理并举、新老并进”的治校方针,既注重基础研究,又积极支持高新应用学科的发展。他同时多措并举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重视人才的成长发展,敢于打破常规,唯才是用,加强师资体系和行政队伍的建设。潘承洞教育改革理念的前瞻性难能可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的地位很高,但山东大学的数学相对地位比大学还要高,“这得益于在潘先生的带领下,山东大学数学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袁亚湘教授表示,如果按照生源学校统计,他所带的学生中,来自山东大学的数量可能是最多的,而且比较杰出,“山东大学在数学人才培养方面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潘先生为我们立了一个很高的丰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席南华教授在致辞中则表示,潘承洞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和教育管理者,还是多才多艺、形象生动丰满的学者,“潘先生与王元先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通信六十多次,是传遍数学界的佳话。”席南华院士表示,潘承洞先生在解析数论领域人才培养上的耕耘和坚持,是富有远见和洞察力的。不仅如此,潘先生还注意拓展布局密码学,这一切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并形成了精神与文化,为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不断传承。
业余时间练习乒乓球 来源: 山东大学
与同事切磋桥牌技艺 来源:山东大学
“现在我国解析数论方面的中青年人才中,潘承洞先生的学生在质与量两方面都是非常突出的,杰出的学者包括于秀源、王炜、张文鹏、李红泽、李大兴、郑志勇、刘建亚;在密码学方面则有王小云、李大兴等杰出学者。不仅如此,第三代年轻人在迅速成长。”席南华透露,7月29日刚刚获得第一届陈景润奖的黄炳荣教授,便是刘建亚教授的学生。
他介绍说,与一些奖励已有杰出成就科学家的奖项不同,陈景润奖的奖励对象是从事数论与代数方向研究的40岁以下青年人才,旨在奖励和表彰在数论与代数方向作出杰出成果,以发现和鼓励新人的主要目标,不再奖励已获得过国内外重大奖励的相关完成人。“黄炳荣教授的获奖,再一次凸显了山东大学在我国解析数论领域的重要意义。”席南华院士表示,潘承洞先生的成就与精神是山东大学和我国数学事业的宝贵财富,毫无疑问,将继续为山东大学的数学发展和我国的数学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组长田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张平文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张益唐教授,山东大学数学系1977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俄数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张继平教授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倡导学界发扬潘承洞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探索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
山大:将强化数学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我们对潘承洞老校长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学习践行他的大格局、大境界、大情怀、大气魄,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把他开创的事业守护好、建设好。”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说,学校将强化数学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竭力推动重大原创成果涌现,不拘一格地提携培养青年才俊;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推进以智图强的系统性变革,加速实现全面图强的整体性跃升。
大会还举行了举行潘承洞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聘任仪式。该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数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以此激励更多才俊投身数学研究。《潘承洞影印文集》发行仪式、《潘承洞画传》和纪念潘承洞先生诞辰90周年专题展启动仪式同步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组长田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郭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大学彭实戈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张伟平教授等十余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塔芭芭拉分校张益唐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教授等出席纪念大会。
参加纪念大会的还有来自全国30余所兄弟院校的主要领导和专家代表,潘承洞先生家属代表、就读中学代表等。大会由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主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常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