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13日电(李子嵩 邵子瀚 王玉凤)在山东大学,有这样一群青年学生,他们致力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聚焦“文化两创”,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体把握、系统构建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方向、新路径。这就是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河你一起”文化调研团。
两个月以来,调研团走访调研了济南9区县共23处文旅资源,采访9名黄河文化一线工作者,形成10万余字调研报告。此外,团队还合作建成1所研究基地,设立5处文化体验中心,他们以脚步丈量黄河沃壤,以实干展现社会担当,为黄河注入青年赤子的蓬勃奔行色彩。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河你一起”文化调研团。受访者供图
哲研集思:熔铸长河积淀,延续历史文脉
浩漫万里,洪波在兹。“只有先做到深刻认识和系统把握全貌,才能谈及保护和发展”,调研团负责人邵子瀚在为当地居民开展黄河文化体验课堂后讲到,“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更希望带领更多人参与其中。”
阳光明丽,窗明几净,在百里黄河文化基地的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内,队员们正结合近期的调研成果,为前来游学的人们讲解馆内陈列。随后,他们以趣味横生的演讲方式和生动且通俗的视频展示,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黄河文化体验课”。
课堂结束后,天桥区黄河河务局负责人王翔宇上前握住了队员郭可超的手,“你们准备的内容很精彩,到这边来,我带你们看看其他资料”。紧接着,他迫不及待地带领大家走入侧边展厅。在一次又一次的问答与交流中,黄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犹如一幅厚重的画卷,在团队成员面前徐徐展开。无论是众所周知的时代故事,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历史冷知识,都在无形之中为黄河进行着精神文明的“续流”。
调研全程,团队始终穿行在济南黄河段沿线的各个文旅资源点。队员们克服诸多困难,探寻地区文遗,积极与非遗文化传承人合作,通过访谈报告和影像记录等方式进行黄河文化的创新性诠释。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对济南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与历史遗产的分布、联系、开发现状做出具体汇总,对现有文旅资源的数量质量整体摸排把握,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汇总分析报告。同时,团队成员及时转化成果,在实践地设立多场文旅体验活动,使黄河历史文化以更加新颖的方式流淌进人们心中。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河你一起”文化调研团。受访者供图
社科体悟:重临前人行迹,发掘时代价值
大河安澜,长治久安。每每提起黄河景象与英雄事迹,队员们都颇感震撼。
在黄河河畔,队员们见到了历城区黄河河务局主任孙起伟。针对调研团正在深入研究的黄河治水精神和治理工程,他提供了最新的河况报告。
“在黄河文化的演进与发展中,治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与黄河旱涝斗争的历史里,我们的经济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站在黄河大坝南岸,孙起伟谈到了他近期的工作:“今年的年度任务本应是调水调沙,但由于五六月份一直干旱,水量太少,为保证山东、河南两省的城乡居民和农业生产用水,任务就调整为应急抗旱,直至最近才结束。”
行至位于黄河九道湾的盖家沟险工45号坝,伴随着大河的轰鸣声,孙起伟介绍了黄河的防汛备汛、设施建设、河长制等情况。眼前的景象代表着一批人乃至一代人,这是他们面对黄河险情不恤自身、挥洒汗水而成就的。
就如同先辈曾经创造了黄河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如今的黄河工作者也凭借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荣获“鲁班奖”,这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之一。滔滔黄河水中流淌着他们的品格,巍巍工程堤坝上凝结着他们的智慧。治黄从不是简单的字眼,其中承载的不仅是对母亲河的牵绊,而且满含对沿岸人民的惦念关怀。
“我认为黄河文化中最生动的,是黄河儿女那一股敢拼的劲儿。我们在黄河面前学到什么,我们就能为未来传承什么,历史上军民团结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的智慧工程守护千家万户,这就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队员夏晓萱这样说。
黄河精神文化的当代价值何在?一方面,种类数量繁多的文旅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处世价值与生活智慧,本身构成物质精神融为一体的遗产;另一方面,为了“黄河安澜,长治久安”,一代代人的奋斗谱写着坚韧的民族品格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也正因此,黄河文化才绵延至今。
调研团兼顾广度与深度,充分发掘文化精神遗产在黄河流域开发和城市发展语境下促进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产出了一系列宣传片与报道内容。并在“泺口九烈士”纪念碑、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地、王士栋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红色宣传教育活动,累计服务500人次,形成了积极正向的社会反响。
行迹无声,激勉人心,重温英雄事迹,感悟红色精神。这股敢做敢拼、热忱深爱的力量,是讲好黄河故事的主基调。
“河”你携行:恪守如磐初心,坚定文化自信
行者无疆,我辈不辞。讲好黄河故事,既有初心不改,也需妙笔生花。
“一直以来,人们对黄河母亲的了解并不深刻,但值得欣慰的是,大家非常希望去认识母亲河,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队员金利阳在结束了黄河工业小区的访谈后提到。
由此,整体把握黄河济南段的文化开发现状,以新形式予以展现并为相关部门及社会带来范式与参考,从而让黄河儿女更为深刻地了解母亲河,成为了团队成员共同的目标。
调研团与实践地单位合力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推出多样化的主题线路和旅游产品,依托数字化新媒体,表现黄河的新风貌,借助文化感育人心的力量,讲述着新时代的黄河故事,为坚定文化自信交上自己的答卷。
调研团意识到,黄河文化开发工作既需要埋头实干,也不能缺少充足有效的对外宣传,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发展合力,因而以推文、视频创作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以一位一线工程参与人员的视角来看,我们的工程成果以及黄河的更多内涵,需要更为灵活到位的宣传,调研团的工作正需要在这个方向上着力,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历城区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科负责人杨贵强表示。
随着对黄河济南段历史文化遗产调研工作的持续展开,相关研究基地和文化体验中心陆续建成并日益增多。调研团指导教师王新春总结道:“这是阶段性的收获,更是未来式的开端。我们的文化传承工作要继续下去,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倾心其中。”
不惧行途渺远,采撷长河遗珠。调研团全体成员表示,他们将进一步保护弘扬黄河历史文化和红色奋斗精神,持续产出流媒体内容以及实体化成果,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表达黄河文化传承之美、绿色生态之美与高质量发展之美。担负起黄河文化传承者、民族复兴建设者的时代重任,让山东黄河的这张新名片更加熠熠生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