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以下简称“校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在山东大学统筹规划下,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把握劳动育人导向,创新劳动育人机制,探索构建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逐渐形成并完善“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新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
系统推进劳动教育
校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在《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的行动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山东大学(威海)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试行)》,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整合资源、灵活施策,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构建全环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成立山东大学(威海)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领导工作组(以下简称“领导工作组”),以校区领导为组长,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把握宏观路线,实行制度化管理;集结多部门力量,统筹规划、明确分工,整体协同、多方联动,践行微观举措,进行系统化实施;形成自上而下、内外兼具、多方联合、有机协同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健全、体系完善、课程灵活、实践丰富。同时,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自2024级本科生开始,在培养方案的“重点提升计划”模块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组,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明确目标内容、课时安排、实践活动、师资配置、考核方式、课程评价、组织实施等,形成课程实施方案,达成劳动育人目标。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校区根据“理论—专业—通识—实践”的逻辑路线,按照理论与实践两类课程形态,联合校内和校外两大力量,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大场域,在教学内容、师资团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推动变革,探索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理论知识、本专业劳动技能和跨专业劳动技能三个维度开展劳动教育教学,课程组由“劳动理论课 本专业劳动实践课 跨专业劳动实践课”三部分组成,共计2学分。理论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基础、劳动价值、劳动法治和劳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实践课以“本专业”和“跨专业”两类课程组成,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开展多种专业性、高阶性劳动实践,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提升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劳动技能,加强学生跨学科专业劳动技能。学生在大一上学期修完理论课后,可在大一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在相关专业间灵活选修至少3门实践课,完成劳动教育课程组修读,提升劳动综合素养。目前,校区已完成劳动教育理论课的授课计划,并组建起50余门各专业劳育实践课程。另外,发挥“第二课堂”作用,设置劳动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营造校园劳动教育浓厚氛围。
提升工作组织保障
增强劳动教育协同效应
校区在领导工作组统筹引领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人才培养单位分管教学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等群体,成立劳动教育课程虚拟教研室,线上线下,共商共研,努力推动教学方式重塑和教学体系重构。结合自荐和推荐,教研室已选聘20余名思想政治过硬、理论基础扎实的劳动教育理论课授课教师,特邀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专家为理论课授课团队进行专题讲座和授课指导,并参考授课教师专长划分授课专题小组,计划于2025年春季学期以专题小组“走班制”的方式开展理论课授课。劳动教育实践课均从各专业严格审核,选拔教学骨干,结合本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学情与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创建和认定本专业实践课与跨专业实践课,合理调整授课内容,科学创新教学方式,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教学。在授课学期,校区通过组织研修班、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教学观摩、教学督导等活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推进实验室、实践基地等资源的开放共享,探索新型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数字赋能劳动教育教学,为学生劳动实践拓展空间,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