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文化是东夷文明的源头,它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我们应当尽全力去探明、保护。”昨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历史学家宋镇豪以“莒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为题,在山东大学开设讲座。他说,在中华文明史上,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三足鼎立,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应当尽快把莒文化纳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历史学家宋镇豪在山东大学作题为“莒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演讲。
演讲结束后,有听众现场提出有关莒文化的问题,与宋镇豪“切磋”。
大众网济南6月6日讯(记者 尹海洋 韦辉)“莒文化是东夷文明的源头,它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我们应当尽全力去探明、保护。”昨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历史学家宋镇豪以“莒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为题,在山东大学开设讲座。他说,在中华文明史上,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三足鼎立,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应当尽快把莒文化纳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
莒文化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1000多年
“什么是莒文化,你们是山东人,但不一定比我知道得多。”昨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邵逸夫楼的报告厅内,宋镇豪一句话把坐在台下的听众逗乐了。尽管多年来一直研究莒文化,但这次到访东夷文明的发源地,宋镇豪说,还是让他“怀揣神圣之情,久久不能平静”。
谈及莒文化,宋镇豪如数家珍。他说,对中华文明到底是五千年历史还是三千年历史,历来争议不断。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和文物佐证,世界上的历史学家多认为中华文明最早起源于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时期。
但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将这一观点推翻。“我们在大汶口遗址里发现了陶文,这是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多年的文字祖形,而在莒县凌阳河遗址发现的陶文最为完整成型,也就是说,莒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把中华文明向前推动了1000多年。”宋镇豪说。
“这一发现不仅有望改写世界历史学界对中华文明史的认识,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产生较大影响。”宋镇豪说,一直以来,华夏文明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但莒文化的发现,或将把中华文明的源头指向东夷文明。
应把莒文化纳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
由于缺乏研究和保护,莒文化的现状一直让宋镇豪感到担忧:“莒文化厚重但脆弱,目前我们对它的挖掘和认知还远远不够,我很担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对莒文化造成破坏。”
因此,宋镇豪呼吁,应当尽快把莒文化纳入到国家文明探源工程之列,从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莒文化的保护与挖掘。
宋镇豪的呼吁得到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华学院院长方辉的响应。方辉说,他和其他历史学专家曾多次到日照考察东夷文明,众多新发现都佐证了东夷文明远远超过了当前对它的认知。而且,方辉在考察后发现,莒国都城的遗址就在现在的莒县地下,且保存较为完整。因此他担心,每一个新型的建筑群都有可能压迫到莒国遗址,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保护莒文化发源地刻不容缓。”
这次到访山东,宋镇豪计划将赶赴日照莒县实地考察,力求获取更多关于莒文化的信息,这也是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抢救性保护莒文化”提案的延续动作。
宋镇豪说,这次探访后,他将形成更加具体可操作性的保护方案,并将保护方案反映给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力求更好的保护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