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1957年出生的徐显明代表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研究,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7年多,2008年11月调任山东大学校长,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身兼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等众多职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党校兼职教授。
“我们的法律体系建设用了三十年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百年所走过的道路”。今天下午,在山东代表团驻地,听完吴邦国委员长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后,长期从事法学理论研究的徐显明代表对法制日报记者侃侃而谈。
他认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现在,经过三十年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日趋成熟,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经验。
【关键词】法律制定
增进民主保障民生建设生态文明
“选举法的修改、村委会组织法和国家赔偿法的修改、行政强制法的制定......2009年,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的立法成效是最近二十年当中少见的,对推动中国政治进步和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非常有意义。”徐显明告诉记者。
在民生立法方面,徐显明认为标志性事件是社会保险法的制定提上了日程,还有就是制定了侵权责任法以保证老百姓在交通、医疗、业主权利等方面的实实在在的权益,有利于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过去的一年里,适应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得到了加强,比如,制定海岛保护法,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修改可再生能源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等。”徐显明补充道。
【关键词】法律清理
保证法律体系的科学统一和谐
“去年的法律集中清理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从2008年开始着手,到2009年8月份为止总共废止了8部法律、清理了59部法律中的141个条文,这也是去年立法工作的一大亮点。”徐显明说。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到2010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徐显明代表将形成这一体系的标志细化为三个方面:一是法律部门齐全,中国目前已经建立起宪法及其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二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互衔接形成了中国法律特有的规范体系。它以法律为骨干,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共同构筑,除了230多部法律之外,690余件行政法规、8800余件地方性法规以及大量的司法解释,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体系。三是社会的各方面都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骨干性法律都已经制定出来,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主要依靠法律进行调整。
“通过这次集中清理,现行法律中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法律规定前后不尽一致或者衔接不够具体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统一和谐。”徐显明说。
【关键词】立法体制
中国特色立法体制机制行之有效
“六十年来,虽然立法工作经历过挫折和磨难,但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立法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新法律,现在是几种方式并用,包括制定新法、修改旧法、废除不适宜法律、解释现有法律、对法律进行打包清理等,所谓'立改废释编审'并用。这是中国三十年立法进步的经验和标志,是行之有效的。”徐显明表示。
他认为,中国法律在形式上是用法典的方式表达,一目了然;立法过程中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中国特色,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但又不拒绝国外的人类社会共同的法律文明成果;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立法者既向党负责,也向人民负责;立法工作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而展开,以此体现立法为民。与西方国家逐步积累、演进式的立法形式相比,中国的法律体系是构建式的,立法按照计划来进行,很有中国特色。
采访临近结束,徐显明代表以其法学家特有的理性口吻告诉记者:“中国的立法任务仍然很重,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很长时间,再过三十年恐怕也不够。所以,提高立法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实践中需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按照法定的权限、依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主要矛盾已经由立法转移到了法律实施上,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