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杰 通讯员 程国山)7月12—15日,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主办,鲁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合作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24年年会暨“亚太地区秩序变化方向与中国的选择”学术研讨会在鲁东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设置主旨演讲,特设博士生论坛,同时开设四个分论坛。
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合亮,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会长李向阳为大会致辞,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秘书长王玉主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黄大慧主持主旨演讲,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振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吴昊、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刘昌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刘洪钟等八位专家分别主持四个分论坛,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和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李平主持博士生论坛,李向阳主持闭幕式。来自国内8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积极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发展
本次大会共邀请了六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发表题为“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外交走向”的演讲,从引导大家重新认识世界格局、亚太地区、“全球南方”等一系列概念谈起,他认为,当前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但会遇到各种挫折、冲击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不同模式的比较对当下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会提供更多借鉴。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唐永胜发表题为“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构筑牢固的周边安全依托”的演讲,他认为,我们需要创造条件推进中国与外部世界更加积极地战略互动,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发展,力所能及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特别是要运用利益增量建设性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地区经济融合进程和安全上的对话沟通,有前瞻性地设计未来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努力成为推动亚太安全架构变革的践行者和五张牌斗牛牛下载的合作伙伴。
吴心伯在题为“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走向”的演讲中阐述了他对美国大选重要性及其影响的若干分析和观点。吴心伯认为,总的来看,美国对华政策的大框架没变,还是处于美国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继续对华遏制打压的大框架下。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这一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跟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选举有关。
南开大学教授佟家栋发表了题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动力,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演讲,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新质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关系的概念。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应的生产关系的调整,需要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完善、分配关系的改进。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同时要调整一系列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南京大学教授范从来在题为“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的开放”的演讲,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开放的关系,认为金融强国建设、金融系统安全、货币国际化等构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新的时代背景,资本市场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并围绕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资产价格超调、中国经济的渐进式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路径、境外资金的持股特征等,剖析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事实。
李向阳在题为“国际经济合作的安全化与中国的选择”的演讲中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安全化存在着周期性演变。中国要正确认识国际经济合作安全化对中国的挑战,正确认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制度型开放对冲“去中国化”,充分利用gvc重构的“本地化”和“区域化”趋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价值链。
亚太地区的新动向、新挑战及亚太各个区域、国家的应对
大会分组研讨部分包括4个平行论坛,共有74位报告人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于亚太地区的新动向、新形势、新挑战,学者们集中分析了美国及其盟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军事和法律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河北科技大学教授张根海介绍了拜登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新动向及其影响,湘潭大学副教授许善品介绍了澳大利亚小多边安全战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员李春福分析了韩国尹锡悦政府的“全球中枢国家外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宋志勇对中日经贸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认为日本为了配合美国的战略采取了限制半导体出口以及削减对华投资,是导致中日经贸往来出现的主要原因。
关于亚太各个区域、国家的应对,学者们主要分析了东南亚地区各个国家对亚太地区新形势的反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洁分析了亚太秩序重构与东盟的战略选择,总结了东盟存在统一性、中心性、包容发展性的三大特性,认为美国不断挑战东盟的中心性,我国应该争取东盟的包容性,更好支持发挥其中心作用。复旦大学中国周边研究中心教授赵卫华详细分析了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的越南战略选择与中越关系最近走势,发现越南存在“实美虚中”的现象。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顾佳赟介绍了柬埔寨智库的现状分布以及与我国开展智库交流的情况。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邹春萌深入分析了缅北地区电信诈骗猖獗的原因。张振江认为,东南亚“研究”与东南亚区域国别“学”之间存在区别,个性化的研究不同于系统的知识,二者要积极实现转化,形成更好的知识,促进学科建设。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围绕我国如何应对当前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及如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展开讨论。华侨大学教授许培源建立出口稳定性模型,分析了贸易成本削减效应和海外市场需求扩张效应两种机制。武汉大学教授刘威、博士生赵智慧认为数字经济优势为我国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获得了新的增长动力和新发展空间,新质生产力打开了新局面。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晓宁分析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重点领域与路径选择。
亚太地区安全结构的变化及应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郭学堂分析了亚太新冷战格局的形成与中国应对,认为亚太新冷战格局正逐渐形成,表现为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强。辽宁大学教授张东明分析了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局势的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向荣从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出发,分析了这一举措带来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结构的变化,这也给中国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加以应对。同时,分析了美日韩“南三角”和俄中朝“北三角”各自关系的稳定性。复旦大学教授韦宗友围绕2022年美国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太战略报告,对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目标、实施评估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复旦大学教授祁怀高分析了拜登政府的南太平洋岛国政策,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后,南太平洋格局发生了变化,拜登政府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投入力度,专门出台美国太平洋伙伴关系战略,使这一地区从美国的安全后方逐渐成为了前沿地带。
另有部分专家从理论层面对中国周边安全结构变化进行了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仇朝兵从同盟现代化这一概念出发,讨论了美国的印太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梁怀新围绕着周边局势的变化,通过提出理论假设,回答了小国为什么会选择在不对称冲突中对大国发难并获得收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孙西辉则分析了国际关系中的战略焦虑问题,认为以焦虑为代表的情感研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云南大学助理研究员卓晔分析了拜登政府的国际制度重塑战略,认为拜登政府通过选择性制度回归,加强对已有国际制度的领导和干预。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全球治理、亚太安全及科技与国际关系发展
在全球治理与亚太安全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陈伟光认为,全球经济治理失灵是元治理失灵,全球经济元治理关键是大国关系稳定下寻找价值观的共识、形成共同发展和效率优先目标、制定公平、包容和普惠基础性制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耿协峰从比较地区主义视角分析了“全球南方”问题。吉林大学教授姚璐阐释了全球治理与空间要素的相关关系,以及全球治理依赖于多层次及互联互通等。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席桂桂指出知识分享是全球贫困治理的主要内容。云南大学教授张蕾解释了澜湄流域非传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主要包括网络信息安全、气候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冰阐释了东北亚、东南亚、拉美、南太等区域能源合作的新动向。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授霍强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协同推进现代化的策略以及协同推进现代化的路径。山东大学副教授马建英认为,澳大利亚与北约安全合作深化表现在澳参与阿富汗战争,澳与北约强化军事能力与互操作性,海洋合作、网络合作等方面。其动因则源于西方共同价值观,美国居间牵引作用,以及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的目标推动等。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蓝天分析了大国战略竞争下中国供应链重塑特征,基于供应链风险视角对中国供应链安全进行测度。在科技与国际关系发展方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远鹏认为,中美合作包括市场上的合作、光伏设备与技术的合作、人才方面的合作、资本的合作等,中美竞争包括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政策等。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
该分论坛围绕亚太地区价值链重构的动力及其影响、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及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的影响等三个主题展开。
关于亚太地区价值链重构的动力及其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洪钟分析了地缘变局背景下亚太区域分工合作的调整与未来,认为向美国出口更多的国家也增加了与中国的联系,并抛出两点思考,即:中国制造业是否会走向空心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增长是否存在隐忧?辽宁大学教授崔岩分析了亚太区域价值链的冲击与重构。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毅围绕“ipef对rcep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新特征与发展前景、ipef供应链协议主要内容、ipef对rcep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加强rcep供应链韧性的思考。山东大学副教授随洪光认为美国对中国出口发动的贸易战促使中国的供应链安全指数提升,调整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供应链安排的近岸化、区域化及多元化,本土化趋势不明显。
关于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桑百川认为,以公平贸易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活动的均衡发展。广西社会科学院教授范祚军的演讲则围绕中国—东盟贸易关系及其动态演变的指数化表达展开。深圳大学教授李淑飞采用博弈分析框架阐述了中国—东盟新兴产业合作的政策挑战及其应对。
关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的影响,山东大学教授李冬新比较了中日韩数字竞争力,认为中国最接近理想状态,日本次之,韩国最后,中国在大部分维度的近两年表现相比五年平均值更好,而日韩两国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日韩两国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影响力等领域发展水平相当,但由于体量因素影响,应注意防止与中国的差距拉大。武汉大学副教授郭凛分析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数字化水平差距较大,数字化水平增长速度有一定差距,无论是出口方还是进口方,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对数字贸易出口额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相比于进口方,出口方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对出口额增加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竺彩华认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贸发展逻辑从以外循环驱动为主转向以内循环驱动为主,外循环新模式面临市场和技术双重风险,新模式更是面临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本届年会以“亚太地区秩序变化方向与中国的选择”为主题,重点关注亚太地区秩序的新变化及其态势、中国如何通过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应对,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展开了系列前沿性研究,为国际关系领域的后续发展贡献了学理思考。
与会学者合影。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