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故土,我们回来啦”-五张牌斗牛牛下载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故土,我们回来啦”-五张牌斗牛牛下载

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五张牌斗牛牛下载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故土,我们回来啦”

发布时间:2024-07-24 12:32:37 发布来源:光明网 作者: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聚散离合,紧紧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弦。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文物追索工作,与全球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成功促使1900多件(套)流失文物重归故土。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今年回归的珍贵文物,通过有声海报、ai配音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它们回家背后的故事。

  ◆青铜甬钟


  “近期,阿根廷向中国返还14件文物艺术品,我们就是其中之‘7’。甬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青铜乐器之一,也是用于祭祀或宴飨的礼器。我们甬钟倾斜悬挂,直挂的‘亲戚’名字叫做纽钟。”

  ——来自青铜甬钟的自述

  文物介绍:

  甬钟是古代青铜打击乐器,最早出现于西周。甬钟呈椭圆形合瓦结构,很像两个瓦片黏合在一起,钟口边缘不齐,两角向下延伸,成尖角形。甬钟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


  ◆赫士袍服


  “1901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赫士受山东省地方官员邀请,参与创办了今天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并被委任为总教习,我就是当年赫士老师的袍服。你看我,以绸为地,采用刺绣传统技法平金绣,个别纹样在金线上以彩色丝线施绣,不仅展现了当时服饰设计的精湛技艺,也彰显了中国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

  ——来自赫士袍服的自述

  文物介绍:

  这件清代袍服为美国传教士赫士生前使用,是山东大学创办历程的珍贵实物。近期,赫士曾外孙、美国公民保罗·霍利斯特(paul hollister)向国家文物局表达捐赠意愿,并提出希望交由山东大学博物馆收藏。国家文物局尊重捐赠者意愿,将其划拨至山东大学博物馆永久收藏。


  ◆子弹库帛书在美流转物证


  “我是曾盛放子弹库帛书残片的外包装盒盖,身上还带有福格博物馆借存标签,证明盒中文物自1946年9月16日起借存于福格博物馆,是帛书在美国流转证据链的重要一环。”

  ——来自子弹库帛书在美流转物证的自述

  文物介绍: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遭到非法盗掘,其中帛书于1946年流失到美国。2024年6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山东青岛接收子弹库帛书在美国流转的物证。该物证移交中方,体现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对文物回归原属国的支持。


  ◆丰邢叔簋


  “海外漂泊40年,我终于回来了!我叫丰邢叔簋,上腹饰一周窃曲纹,腹下部饰瓦楞纹,圈足下接兽首三扁足,双耳上端均饰卷鼻兽首。我的内底铸有铭文‘丰邢叔作伯姬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书法艺术精湛。我的制作工艺,反映了西周青铜器高超的铸造水平。”

  ——来自丰邢叔簋的自述

  文物介绍:

  丰邢叔簋于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通高1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2厘米,重6千克,是典型的西周青铜器形制,具有简洁庄重的时代风格。1984年11月被盗,流失海外。

  2024年1月28日,文物在专人护送下安全运抵北京,结束40年的海外漂泊历程,重回祖国怀抱。经组织专家实物鉴定,并与历史档案照片、拓片资料反复比对核验,从造型风格、装饰工艺、铭文书体、锈蚀面貌、伤残痕迹等方面综合判定,该簋是丰邢叔簋原器。


  ◆宝云阁铜窗芯


  “在北京颐和园宝云阁上,原本有铜窗20扇、菱花形铜窗芯70页。作为窗芯,我们身上被雕琢了精细的菱花格图案。19世纪末,我被劫掠到了海外,多亏好心人的帮助,让我能够回家。我的回归对于恢复宝云阁文物建筑完整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宝云阁铜窗芯的自述

  文物介绍:

  颐和园宝云阁坐北朝南,正面上层悬挂由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组成的“宝云阁”铜匾。宝云阁的梁、柱、枋、椽、斗拱、顶瓦、宝顶、门窗以及匾额皆为铜铸。因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毁劫掠和1900年庚子之难,宝云阁共散佚10扇铜窗和31页铜窗芯。

  2024年1月10日,由三位爱心人士捐赠的一页曾经流失海外的宝云阁铜窗芯正式入藏颐和园,经比对属颐和园宝云阁原有铜窗芯之一,又一件漂泊海外的文物“回家”了。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制作:曾震宇、李飞 配音:曾震宇 文案:李飞 曾震宇 马境远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
网站地图